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智库周刊 > 正文
大力促进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社会团结
2024-07-09 09:16:00  作者:朱丹  来源:新华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向世界郑重宣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成为举国上下思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世界历史发展尤其是中国第一个百年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现代化强国建设离不开社会团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不平凡、不容易的中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离不开社会团结,社会团结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凝聚共识、集聚资源、汇聚人才,而共识、资源和人才正是现代化强国建设最需要的条件。因此,社会团结是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石。

社会团结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凝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凝聚共识很重要,没有广泛共识,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社会共识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前提。没有社会共识,挑战大、任务重的现代化强国建设不可能展开。在人民群众没有对现代化强国建设形成共识的情况下,社会团结能够促进社会共识的凝聚。进一步来说,社会团结能够让人们认识到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也能够让人们认识到现代化强国建设与每一个人的利益都是密不可分的,还能够让人们认识到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因而能够让人们在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普遍共识。

社会团结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集聚资源。现代化强国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它既会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财富,也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尤其是挑战大、任务重的现代化强国建设更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没有充足的资源供给,现代化强国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因而就难以正常地进行。社会团结能够培养人们的奉献精神,让人们充分地认识到为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现代化强国建设作出贡献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当人们认识到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做贡献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时,人们就会主动地将自己所掌握的资源融入到现代化强国建设当中,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

社会团结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汇聚人才。人才是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源。如果没有人才,即使有统一的社会共识、有集聚在一起的资源,现代化强国建设也不可能推进。进而言之,汇聚在一起的人才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本力量。中国的现代化是全面而系统的现代化,全面而系统的现代化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众人拾柴火焰高,单打独斗难成事。各方面的人才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推进挑战大、任务重的现代化强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留学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可以说,当下的中国社会并不缺人才,缺的是汇聚在一起的人才。社会团结能够让各方面的人才围绕中心目标形成稳定的向心力,从而使各方面的人才汇聚在一起,共同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民众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精神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总体来看,集体主义观念和精神仍然在民众的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日常生活中,民众虽然积极地追求和维护自身的利益,但在遇到私利与公益相冲突的情况时,民众还是会高扬集体主义精神而舍私取公。这在中国发生的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灾害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和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集体主义观念和精神将中华儿女牢牢地黏合在一起,成为社会团结的坚定支撑。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社会团结也面临着挑战,如贫富差距较大、人伦情感淡漠、国际政治环境错综复杂等还不同程度地客观存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仅是一个分蛋糕的问题,更是一个做蛋糕的问题。如果不能做大蛋糕,共同富裕不可能实现,甚至会导致共同贫困。因此,实现共同富裕,首要的、根本的是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这是始终要坚持而丝毫不能动摇的。同时,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的公共资源和发展机会的公平共享机制。个体能不能实现富裕,共同富裕能不能实现,关键还是在于个体能不能享有社会公共资源和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如果个体不能享有社会公共资源和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个体就会始终处于社会不利地位。所以,必须要打破社会阶层固化,增强社会的流动性,实现社会的公共资源和发展机会要由全体人民共享。扭转人伦情感淡漠的颓势需要构建人伦情感的重塑机制,大力培育公共精神,创建情感交流的社会场域,搭建社会互助平台。

(作者系南京医科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