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智库周刊 > 正文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滋养中完善道德品格
2024-07-16 09:23:00  作者:齐兰英  来源:新华日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思政课堂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其经典,以其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论语》一书作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思维方式。孔子的思想之所以影响至深,是因为在其教育理念中对于仁爱精神的培育、君子品格的养成,皆在当今的思政教育中彰显出更深远的意义。

立德树人、德行第一

在孔子的教育中,特别注重对弟子品德的培养。孔门四科中,德行排第一位。在孔门三千弟子中,颜回的德行是非常出色的。孔子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家境贫寒,却十分好学,虽居于陋屋之中,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他却能安于贫困之中,并在学习之中感受到内心的富足与快乐。这种超然物外的快乐亦是被后世推崇的“孔颜乐处”,成为历代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品格。这种德行是君子才具备的,君子能够安处于困顿之中,而小人一旦处于贫困之中就会肆意妄为,为了改变贫困,无所不用其极,“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在困顿之中,君子的品格越发能够焕发光彩。德行的养成是君子的必修课。那么如何做才能养成君子的德行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个过程就好比制作玉石,通过切磋琢磨,来完善一个人的言行,涵养一个人的品格,最终就会成为一块由内而外散发着温润光芒的玉。《大学》开篇讲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明明德”是让自身本有的光明德行显露出来,“亲民”便是用这样的德行来影响人,显示君子之德对他人的浸润与改变,“至善”是“居仁由义”的境界。“大学之道”的根本就是立德立身之学,而非某种专业、特定知识的学习。

儒家思想重视立德修身,影响着历代知识分子精神品格的养成。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的职责首先是要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这和儒家思想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对于学生德行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思政课的始终。用《论语》中所彰显的立德树人的文化基因去激活当代青年的心灵温度和思想源泉,让他们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在文化基因的认同感中追溯到民族之根,感受到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独特精神气质,继而产生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思政课要充分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将德行培养放在育人系统的首位,将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带进课堂,通过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育人过程中,以古圣先贤的高尚品德、君子养成的故事启迪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等,并以此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个人素养。

仁爱为本、心怀天下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弟子曾多次问“什么是仁”,孔子则从不同角度论述“仁”。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了两个字“爱人”。孟子则在孔子“爱人”的基础上提出“仁者爱人”。“仁”与“爱”密不可分,“仁”的内在情感逻辑应该是从“爱”出发的。在《说文解字》中,“仁”的释义为“从人从二”,也就是说“仁”是在两个人以上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它是一种人我关系的呈现。儒家的伦理关系的起点是从仁爱精神开始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君子致力于根本的确立,那就是孝悌之道,这是弘扬仁道的根本!《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孝悌是仁爱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家庭伦理的重要基石。孝悌之道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家庭美德,发端于仁心善性,人伦礼仪。在孔子看来,孝悌是人的基本素养,也就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躬行实践“孝悌”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故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将仁爱孝悌的观念渗透于思政课堂,是当代大学生理解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一把钥匙。孝悌之爱是从哪里开始升起呢?《中庸》第二十篇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对他人的仁爱是从最亲近的人开始的。也就是先要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这种爱是先从家庭伦理中生发的。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孔子所讲的仁爱,是先要在一个家族中完成的,这种爱再从家庭衍生出去,也就是“泛爱众”,由亲人再扩展到亲人以外的其他人。儒家的仁爱,是有次第的,由近及远,最终实现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当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并能积极践行,才能担当起社会责任,去处理好人我关系、群己关系等。当孔子与弟子们谈论志向时,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孔子的志向是希望天下的老人都能得到安养,天下的朋友都能相互信任,天下的少年都能得到关爱。引导学生理解孔子对于天下责任的担当与大爱的胸怀,培育仁爱精神,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感恩父母、友爱朋友,在陌生人需要帮助时,可以伸出援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这份爱从心中生发,将爱的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以及更多的人。承担起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引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非义不取、直道而行

《论语》中孔子多次传达出“非义不取”的义利观。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孔子道出了真正的君子面对选择的标准。如果是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就算能够大富大贵,也如浮云一般,不会被它影响。这不仅是一种君子的品行,更是一种崇高道德修养的体现。“义”自古以来成为影响中华民族道德品质的重要内涵。在《中庸》中释义:“义者,宜也。”所谓宜就是适宜,合适,合乎正道。不义,就是不合适,有违正道。在面对世间的种种选择时,儒家思想引导人们按照“义”的标准去做出选择。非义不取是一个基本信念和人生态度,避免很多人生的错误。

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君子的品质,最重要的是要看他在生活境遇中所做出的选择是否符合“义”。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富与贵是每个人都向往追求的,但如不能用合乎道义的方法获得富贵,君子就不会接受它;贫与贱,是每个人都厌恶的,但如不能用合乎道义的方法摆脱贫贱,君子就不会摆脱它。获得富贵或者摆脱贫贱的选择都要合乎道义。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个人在社会发展中对于财富和成功的渴望更加强烈,特别是面对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人生观,通过儒家非义不取的义利观引导当代大学生在人生的发展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能够做出人生的正确选择,还是要回到仁道大厦的建立之上。“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只有安守于仁道,才能做出合乎正道的选择。如孔子所言:“择不处仁,焉得知?”当人生面临抉择时,不能以仁道自处,哪里算得上是有智慧呢?“择处仁”才是人生的大智慧。非义不取的义利观也是儒家“直道”的体现。所谓“直道”就是正直之道。这也和德的造字历史相关。在小篆中的“德”,右上方是一个直,下面是一个心,也就是“直心为德”,《说文解字》释义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安于仁道之中,涵养一颗正直的心,面对人生的抉择,特别是诱惑之时,才能做出符合道义的选择。“正直”绝不仅是一种道德状态,在更深层意义上,“正直”也是一种智慧境界,引导学生以仁道涵养“直道”,面对人生的发展和变化,直道而行,以正直的道德品质成就非义不取的义利观。

(作者单位: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项目:2023年上海思政联盟课题“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研究——以《论语》为例”〈编号:23SZZX0009〉)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徐羽蝶